您的位置: 首页> 业界 > 正文

给中产的一份情感生活经营指南

2023-07-06 22:40:38 来源:知趣同学

最近,复旦大学的教授梁永安火了,他在B站发了一条视频《为什么我说90后和00后是历史上最不适合结婚的一代?》,吸引了小一千万的人关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个话题真的很戳年轻人。梁永安教授说,90后、00后这一代是最不适合结婚的,因为他们大概率碰不到对的人。

这里除了我们接受过的教育观念、社会经济、资源分配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年轻人“躺平”了以外,还有一个巨大的干扰:就是在重重压力下,年轻人结婚可能还得考虑房子、父母的意见。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娃。

因为对于年轻人而言,不仅工作苦,生活和爱情也苦。

前两天跟一个30多岁的女性朋友聊天,我跟她说,你看你在北京房也买好了,工作也稳定,其实找不找对象真无所谓。

我是打心眼儿里觉得她没必要结婚,能养活自己,身体健康,精神富足,是手机不好玩儿了还是钱花不完了非得找个人一起过?

但她笑着说,还是得找个对象吧,老了有个伴儿,互相照顾。

虽然我身边没什么能与之匹配的优质单身男青年,但不难感知到,无论当下社会对婚姻制度如何的抨击,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说,我们仍然渴望亲密关系,与所爱的人相守,这个朴素的愿望其实一直都存在。

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既难得到又不懂如何经营一份舒适的亲密关系。‍‍‍

这让我想起前阵子端午节,我的博士表姐把对象带回老家见父母时全家人的那种高兴,大家就像是办妥了一件大事,奔走相告,没有人关心别的。

我表姐今年35岁,还记得头两年,因为我们俩都在北京,过节的时候会聚在一起,我舅妈还给我打过电话,让我劝劝我表姐赶紧找对象。而每逢过年大家聚到一起,她也是长辈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话题之一,当然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句:“太不孝了,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挣那么多钱有什么用?还不是连个对象都找不到”……

通常听到这些,我们年轻人都会愤然起身,因为争辩肯定是争辩不过的。

因此,我太能理解在一个传统家族里,适龄没有结婚生育所需要承受的巨大压力,那种感觉令人无比窒息。

当然,我不能武断地说我表姐找的对象就是迫于压力的选择,但我想一定会有人承受不住这种压力。

事实上,比起社会底层,因为受出身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婚姻没有太多的选择,中产和准中产的婚姻则因为有得选而变得更为艰难。

当物质方面得到满足后,大家理所当然地想要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与契合。

但又因为人是社会群体性动物,所以这个过程中很难摆脱他人的评价、社会的评价,那么如何在寻找和经营亲密关系中减少自身内耗,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不为父母的想法而买单

在中国的家庭里,为什么不允许早恋,但又急着结婚?

在《巨婴国》中,心理学者武志红引用了台湾学者孙隆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给出了答案:

在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一个人是不完整的,他甚至都不能构成存在的单元,没成过家的单身汉、疯子,等等,他们会被排斥在家族体系之外,或者被忽视得厉害,必须结婚生子构建一个完整家庭,才会构成一个被尊重的独立单元。

在传统的价值观体系中,结婚更像是一项任务,婚恋的目的也不在于恋爱,而在于组建一个家庭。

至于不婚主义、丁克主义、同性恋者,之所以会受到排斥,就在于他们根本没办法组建一个“完整的家庭”。如果在适婚年龄没有结婚,就会被视为是不正常的、失败的。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规劝;“你眼光别太高,其实找谁都差不多的,跟谁过都那样。”

为啥会这么说,原因很简单:因为在这种价值观体系里,人与人之间是不具有差异性的,也没有明确的自我边界,有的就只是一个统一的标准。

而父母这种无意识的控制,把插手儿女婚恋的行为,被视作是为你好、对你尽责的表现。

我还发现另一个更可悲的现象,就是在结婚这件事上,中国父母对女儿的包容度远低于儿子,女孩的父母会“贬低”女儿,而男孩的父母通常会“抬高”自己的儿子。‍‍‍‍‍‍‍‍‍‍‍‍‍‍

有心理学家指出,这本质上是一种情感的替补,在母亲看来,自己都能接纳不幸福的婚姻,为啥女儿不可以?

有些母亲甚至会认为,女儿不结婚是对自己价值观的挑战。如果你跟她争吵,她会慢慢忘记初心,而一心放在逼你结婚上。

只有你结了婚,她心里才会平衡,认为人这一辈子本该如此啊,感情不顺也是必然要经历的事情。

但其实大多数人都知道,父母的想法不一定都正确。有的父母自己婚姻过的并不好,却坚持让孩子结婚,这根本不是爱,而是为了自己的面子。

表面来看,父母是在为了你结婚而焦虑,实际上她更害怕别人说她失败,没有能力教育好女儿。‍‍‍‍‍‍‍‍‍‍‍‍‍‍‍‍‍

如果你理解了这一层,就不会为此愤怒,父母的想法只能代表自己,我们没必要为他们的想法买单。

这也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伤害通常来自陌生人,而痛苦往往由最亲密的人带给我们。因为父母太知道我们的软肋和缺点了,所以总是能精准地戳痛我们的内心。

其实避免这种精神打击最有效的办法还是“物理隔离”,尽量不要跟边界感欠缺的父母长久地生活在一起,独立去闯属于自己的世界。

妥协是为了成全,可是很多时候,一次权宜之计就让人再无回头的可能。‍

二、重新看待相亲这件事‍

客观来讲,结婚仍然是主流的选择,尤其之于一个合格的中产。

这里绝对没有劝婚劝生的意思,延续自己的基因,是人类的本能。人类很多价值观的形成,本质上都在于让基因能够得以延续。

一个想结婚的人,如果到了30岁左右还没有合适的对象,那基本上也把身边的同学、同事、朋友都筛选排除过一遍了。

虽然现在恋爱的方式越来越多,但“相亲”仍然是走向婚姻的一个重要方式。‍‍

很多人拒绝相亲,其实也不是拒绝这种认识彼此的形式,而是不想被对方审视。

相亲的大多数人都是奔着结婚来的,这就显得目的性很强,颇有交易的意味,而很多问题既问不出口,又不想回答,让人生理上和心理上双重别扭。‍‍‍‍‍‍‍‍‍‍‍‍‍

其实,如果你把相亲当作一场面试,而自己就是那个面试官,换一种心态,也许会别有一番天地。

首先,你要自行去评估这个人是否合适,介绍你们认识的人说的话就像是简历一样,不用过分相信,亲自去考察,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不要总是拘泥于在网上聊天,那种感觉是虚幻的,最好还是要多见面聊聊,因为说不定对方有一百个备胎,毕竟线上聊天没成本;‍‍‍‍‍‍‍‍‍‍‍

其次,不要怨怼介绍人给你介绍的相亲对象不够好,介绍人的本意大多还是好的,都是为了撮合一对恋人,所以难免会夸大一些长处,隐瞒一些不足;同时,还是要多动员身边的人帮忙介绍,因为面试嘛,肯定是见过的候选人越多越有机会找到那个最合适的;‍‍‍‍‍‍‍‍‍

再者,不必过分去在意门当户对,太多的条条框框,反倒把有缘人框在了门外。有些人,只是赶上了好时候,所以赚到了钱;也有些人,比如十年前高考600分报了新闻学,现在惨的一比,这只能说时运不济。‍‍‍‍‍‍‍‍‍‍‍‍‍‍‍‍‍‍‍‍‍‍‍‍‍‍‍‍‍‍

真正的门当户对,是做人的层次对等,不是财富、学历、原生家庭条件的对等。

最后,别过分依赖“眼缘”,我们总是很容易从外表去判定一个人,长得好的天然更容易获得高分,但实际上人很难通过一次见面,就把对方看透。况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的阶段,人的一些认知也在改变。

比如我们小的时候都喜欢被人夸“聪明”,但是人到中年,可能还是“靠谱”的标签更有力量。‍‍‍‍‍‍‍‍‍

所以,还是要多接触、多沟通、了解对方的价值观,你会发现,社会上大部分的人,都是能够好好交往的。

当然,你才是自己人生战略合作伙伴的终极面试官,要能明断是非,要有自己的主张,关键时刻也要能全身而退。

三、经营婚姻需要供求平衡

蔡康永说:人与人之间是有一个情感账户的,每次让对方开心,存款就多一点,每次让对方难过,存款就少一些。不要一味地从当中提零,任性地觉得,你的钱永远挥霍不完,不是的,存款变成零的时候,就是对方离开的时候。

这也道出了当代很多婚姻出现问题的根源——供求不平衡。‍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于婚姻的期待值也前所未有的提高了,却并没有为此做出相应的投入,婚姻承载了太高的情感理想。

一段婚姻的开始,往往是源于彼此欣赏、爱慕,愿意同甘共苦,于是决定共度余生。

但就像水不能一直在炉子上烧得滚开,那样会把壶底烧坏。生活的船也无法靠着浪漫主义色彩在人生的海域中乘风破浪,再惊世骇俗的感情,最终都会从热烈回归平淡,爱是要落到一蔬一饭、一言一行里。

当两个人相处的时间被无限拉长,每天面对无趣的生活,面对褪去的激情,很容易会因为一点小事产生矛盾与冲突。

而一段从纯粹的爱情过渡到相守终老的婚姻,两个人的心里必将经受一段难以规避的炼狱过程,只是每对夫妻经历这段过程的长短不同罢了。

我一直认为,两个人相伴一生,彼此间要有一点肝胆相照的侠气和几分感恩对方的义气。

窗明几净的客厅、洁净如新的马桶、整洁利落的厨房,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这是妻子的付出;

如期归还的房贷车贷、逐渐提高的生活品质、越来越有安全感的银行卡余额,这是丈夫的付出;

无论是照顾家庭,还是在外面赚钱,对于普通人而言,都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一段真挚的婚姻,往往来自于千百次的维系与妥协。

就像傅首尔在《奇葩说》里说过的:世间夫妻那么多对,不是每一对都恩恩爱爱。大多数普通人的婚姻就是伙伴关系,是人生最重要的战友,有很多共同战胜困难的坚固情感。

四、婚姻不相信眼泪‍‍

当然,现代婚姻没能坚持一生、半途戛然而止的概率也不低。

《花样年华》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我从来没有想到婚姻这么复杂,还以为一个人做好就行了。可两个人在一起,单是自己做得好是不够的。

比起贫贱夫妻百事哀,中产家庭里夫妻间的锱铢必较,才更让人心寒。如果说前者是迫于生活的无奈和心酸,那么后者则是出于内心的吝啬和傲慢。

自私的一方总是指望别人无条件的付出与迁就,把两个人的婚姻,硬生生地过成了一个人的独角戏。

即便说难得糊涂是新中产的一种美好品质,但是当真相都被怼到眼前了,也很难做到视而不见。

在生活的惯性下,日子兴许会继续装模作样地过下去,但在这场夫妻拉锯战中,矛盾总会在不经意间愈演愈烈,失控的状态下,彼此的口不择言,恶语相向,谁也不肯退让,只会把感情一次又一次地推向深渊。

没办法,婚姻中的信任感一旦被破坏,就会像烤焦的面包一样,无论对方遮掩得多好,都挡不住那股焦味。

一段以浪漫开始的中产婚姻,在半途中以一地鸡毛潦草收场,无论是情感上还是财富上,此前所有的努力可能都将付诸东流。

所以,随时做好最坏的打算也是清醒的中产们的必修课:失去这个人,但要保留自己赚钱的能力。

因为只有保持工作和赚钱的能力,才可以在这段婚姻关系里做到有路可退。

这个世界相信的是强弱,不是眼泪和善良,婚姻是两个力量匹配的强者之间的相互制衡。

五、独身主义是强者的选择‍‍‍

倘若我们在不过三十而立的年龄,过早地下定义选择不婚、或者丁克,这未免有些为时尚早。

毕竟,人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认知和需求。

但有些事情,一旦错过了时间窗口,可能就再也没有重新打开的机会。

当站在了适孕最佳年龄的尾巴上,仍没有婚育打算的女孩们,不妨选择冻卵,给自己留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就好像存款一样,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我也一直认为,独身主义和丁克是强者的选择。因为在这样的选择背后,一是要承担社会主流价值观所带来的舆论压力,二是要对抗人类想要基因延续的本能。

众所周知的互联网行业大龄未婚钻石王老五有两个:一个是互联网教父级人物张朝阳,另一个是张朝阳给了他六个人头说“你给我干翻百度”的前搜狗CEO王小川。

他们身价百亿,是绝对的强者。

但张朝阳也会在节目里饱含深情地唱《亲爱的那不是爱情》,王小川也会在社交媒体上说“女生真是个让人既放不下又有点麻烦的神奇物种”。

我想,婚姻的制度也许终将消亡,但爱始终是流动的

愿我们都能懂得如何获得和经营好一份亲密关系。‍‍

关键词:

资讯
业界
企业
骑闻
产品
证券公司理财产品安全吗?开证券账户有什么风险?
证券公司理财产品安全吗1 从平台正规性来看,证券公司和银行一样都是正规的理财平台,它们的产品都是经过监管部门审批的,2 从理财产品本身
2022-06-23
  海军驻西沙某场站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  军嫂上岛有了温馨的家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高宏伟 通讯员 沈宏权 傅金泉  春节前
2022-01-24
  1月2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乌鲁木齐开幕。开幕当天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新疆全面推进反恐维稳法治
2022-01-24
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附近发生5.8级地震
  中新网1月23日电 据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月23日10时21分在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北纬38 44度,东经97 37
2022-01-24
迎春节旅游旺季 三亚启动“奇趣新春·游品三亚”系列活动
  中新网三亚1月23日电 (记者 王晓斌)1月22日晚,“奇趣新春·游品三亚”2022新春文化旅游季活动正式启动,即日起至春节假期结束,三亚
2022-01-24
  虎年春节将至,作为广府文化传统习俗的广州迎春花市还办不办、怎么办?1月23日,记者从广州市花市办获悉,经征求各方意见,广州市政府
2022-01-24
给中产的一份情感生活经营指南
婚姻的制度也许终将消亡,但爱始终是流动的
2023-07-06
再次拿A!广州在2022年度广东省质量工作考核中获评A级
7月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2022年度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质量
2023-07-06
巴黎官宣阿森西奥加盟
北京时间7月6日,巴黎官方宣布免签西班牙攻击手阿森西奥,双方签约至20
2023-07-06
德转历史免签身价榜:梅西、莱万、什克、博格巴、多纳鲁马在列
直播吧7月6日讯巴黎宣布免签国米中卫什克,《转会市场》也列出了历史免
2023-07-06
科技前沿|全球顶尖人工智能盛会开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六大亮点齐发
科技前沿|全球顶尖人工智能盛会开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六大亮点
2023-07-06
  中新网海口1月23日电(王子谦 符宇群)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陈凤超23日说,2021年海南法院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坚强司法保障,全年有效管
2022-01-24
  新华社武汉1月23日电(记者王贤)随着春节假期临近,从广州、深圳等地返回湖北的旅客较多。为此,23日,武汉站、汉口站、襄阳东站、十堰
2022-01-24
  1月22日0—24时,广东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均为珠海报告。23日,珠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珠海市政府副秘
2022-01-24
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发生3.7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月23日11时58分在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发生3 7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8 40度,东经97 35度。
2022-01-24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花束已于近期完成交付。与传统的鲜切花不同,这些花束全部采用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线编结技艺
2022-01-24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西安全员上下一盘棋,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不论是党员干部或是社区志愿者,他们都
2022-01-24
  中新网宿迁1月23日电 (刘林 张华东)核酸检测是当下及时发现潜在感染者、阻断疫情传播的有效方法。23日,记者从宿迁市宿豫区警方获悉
2022-01-24
  记者从天津市人社局获悉,从明天(24日)起,天津2022年度第一期积分落户申报工作正式开始,这是新修订的《天津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天津
2022-01-24
  中新社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 刘亮)记者23日从中国海关总署获悉,2021年,中国海关组织开展“国门绿盾”专项行动,在寄递、旅客携带物
2022-01-24
  记者从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获悉,天津疫情第341—360例阳性感染者基本信息公布。  目前,这20例阳性感染者已转运至市定点医院做进一
2022-01-24
“最美基层民警”武文斌:案子破了最管用
  中新网吕梁1月23日电 题:“最美基层民警”武文斌:案子破了最管用  作者 高瑞峰  同事称他为“拼命三郎”。从警14年,武文斌破
2022-01-24
  据“西安发布”消息,截至2022年1月23日,雁塔区长延堡街道近14天内无新增本地病例和聚集性疫情。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分区分级
2022-01-24
  中新网西宁1月23日电 (记者 孙睿)据青海省地震台网测定,2022年1月23日10点21分(北京时间)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北纬38 44度,东经
2022-01-24
江西南昌:市民赏年画迎新年 书法家挥毫送春联
  (新春见闻)江西南昌:市民赏年画迎新年 书法家挥毫送春联  1月23日,“赏年画过大年”新年画作品联展江西南昌站活动在江西省文化馆
2022-01-24
  中新网成都1月23日电 (祝欢)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23日在成都举行,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郭彦与成都市人民检察院检
2022-01-24
列车临时停车3分钟救旅客
  (新春见闻)列车临时停车3分钟救旅客  中新网广州1月23日电 (郭军 黄伟伟)“车长,车长,4号车厢有位旅客腹涨难忍,身体不舒服”…
2022-01-24
女子背负命案潜逃24年 因涉疫人员核查落网
  中新网湖州1月23日电(施紫楠 徐盛煜 赵学良)1998年7月,犯罪嫌疑人杜某因家庭琐事,用菜刀将自己的弟媳砍伤致死。案发后,她从老家河
2022-01-24
广东“00后”雄狮少年锤炼功夫迎新春
  (新春见闻)广东“00后”雄狮少年锤炼功夫迎新春  中新社广州1月23日电 题:广东“00后”雄狮少年锤炼功夫迎新春  作者 孙秋霞 
2022-01-24
08-18 宁夏文旅厅:推动建立旅游企业“首席质量官”和“标杆服务员”
宁夏文旅厅:推动建立旅游企业“首席质量官”和“标杆服务员”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近日印发《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关于推动建立旅游企业首席质量官和标杆服务员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 [详细]
08-18 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于8月25日至29日在济南举行
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于8月25日至29日在济南举行
8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博览会将于8月25日至29日在山东省济南市 [详细]
01-24 西安浐灞回应“社区领导怒怼咨询群众”:涉事社区主任已停职
西安浐灞回应“社区领导怒怼咨询群众”:涉事社区主任已停职
  西安浐灞回应“一社区领导在市民咨询离市政策时发生争执”事件 涉事社区主任已停职  西部网讯(记者 刘望)日前,网络上流传一条视频 [详细]
01-24 陕西:截至23日12时 西安56.5万大中专学生已离校返家
陕西:截至23日12时 西安56.5万大中专学生已离校返家
  1月23日,陕西省举行第45场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发布会上陕西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通报,陕西全省疫情有效控制后,大中专学校能不能放假 [详细]
01-24 河北魏县发布北京一阳性人员在魏县的主要轨迹
河北魏县发布北京一阳性人员在魏县的主要轨迹
  魏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紧急寻找丰台区新冠肺炎阳性检测者同时间同空间人员的公告  2022年01月22日,接到邯郸市疾控中心转北京市疾 [详细]
01-24 陕西:滞留西安的外省研考生已于1月15日安全返乡
陕西:滞留西安的外省研考生已于1月15日安全返乡
  总台记者从陕西省第45场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全国研究生考试陕西全省报名16 8万人,其中应在西安市参考11 85万人,实 [详细]
01-24 宁夏:“草根主播”把货卖 “线上赶集”年味浓
宁夏:“草根主播”把货卖 “线上赶集”年味浓
  (新春走基层)宁夏:“草根主播”把货卖 “线上赶集”年味浓  中新网宁夏红寺堡1月23日电 题:宁夏:“草根主播”把货卖 “线上赶 [详细]